让那些受到市场欢迎的动画作品,在内容品质和更新速度方面不断获得提升,已经成为当下国产网络动画市场在IP打造过程中的“标配”。不过,在将新一季动画的内容质量进行大幅提升的同时,还能进一步做到两季动画之间“无缝链接”式地播出,在业内却依然是一件极其少见的事。这对动画制作技术和产能,以及动画项目运营策略,都有着极大的关联。
近期正在热播的《我是大神仙》,就是达成了“无缝链接”的动画作品。在2月18日迎来第一季最后1集后,这部由企鹅影视、腾讯动漫、创梦文娱联合出品,播放量已经突破4亿的3D动画,又将在下周同一时间(即2月25日)更新第二季。
从动画项目运营的角度来说,在产能允许的前提下,将两季动画连续播出,是最能满足观众需求的理想播出模式,能够有效提升IP的人气与产业价值。
然而令人疑惑的问题在于,即将播出的《我是大神仙》第二季,却又大刀阔斧地将动画人设从原本的“Q萌”,转变为更为成熟写实的风格。
要知道,对于一部3D动画来说,人物建模占据了项目初期投入时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,只有重复利用或者进行适当微调,才能做到有效的成本控制。再加上《我是大神仙》第二季采用的是“无缝链接”播出模式,想要让已经“入坑”的观众们仅隔一周就要面对新的角色形象,也是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观众的认知成本。
于是,自从《我是大神仙》宣布即将在第二季调整人设后,很多观众以及从业者都对此提出了这样的疑问:“无缝连接”本是好事,但为什么这部动画非要改人设?
动画角色的形象设定,归根结底还是为故事服务
甭管是小说、漫画也好,还是真人影视剧、动画也罢,人设永远是文创作品讲好故事,并形成相应“世界观”的重要基础。而对于广大的普通观众来说,当他们提及某一部文创作品时,脑海中首先想到的,往往也都会是创作者所塑造出的独特角色形象。人设对于一部文创作品的重要性,显然不言而喻。为了让角色能够尽可能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,不同种类的文创作品都有各自的办法。其中在动画领域,夸张的发型、颜色、着装风格等元素,都能有效增强角色的辨识度。
以《我是大神仙》动画第一季为例。
动画中,以时江为首的主角团,可谓是“贫穷少年一路成功逆袭”的典型代表。例如随着时江从废印村爬上悬崖一同参加仙考的张二七、王铁蛋,在人设上就看起来比较老实,身上还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;至于说同样是废印村出身,但性格却特别倔强的肖重三,则拥有着一头与其他同乡截然不同的银色长发,凸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设定位;至于说在后来陆续加入主角团的泰岳门大小姐苏月儿、炼药世家出身的高从安、能够操纵灵虫的包新知,更是在发色、着装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色,都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《赛博朋克2077》游戏中的96.1 Ritual FM电为一个金属乐电台,今天就和大家借此来了解一下金属乐这种音乐风格,以及讲讲它和历年来多款游戏之间的关系吧!
今天我们接着来聊聊《使命召唤17:黑色行动冷战》第一个任务开头汽车后备箱中另外两支冲锋枪——Milano 821和MP5。
《使命召唤17:黑色行动冷战》已上线多日,跟我一起来看看游戏开头三支枪中的AKS-74U吧。
不妨再稍微放低一些心理预期,就当它是一款高清贴图版的D2,到时候也许能收获到一些惊喜……如果能把女角色做得不这么提神,那就更好了。
即便是俯视角下缩减了大量画面成本的游戏,想要真正在世界塑造上对齐GTA,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。
在Steam评论区,有不少人说《英灵神殿》是匹黑马,他们可不是乱说的。
以史为镜,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,18世纪的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公司泡沫等等,无数历史事件都在印证着一个道理:当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一种商品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,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之时,那距离这个泡沫被戳破也就不远了。
有更多更大的球可以看,那是好事儿,但也希望这个小圈子别借此机会“内卷”起来,把许多只想赚钱对钢普拉根本没爱的牛鬼蛇神给放进来了(笑)。
没想到刚送走了“合瓜人”,这几天的朋友圈却又变成了“求码人”的聚集地。